一个伺服旋转轴,目前随机的报620错误,按汇川伺服手册,解释是过载报警。
机构反映断使能推动比较流畅,自认为机构没问题。
电气调驱动器参数,使用自动调节的功能。
机构选型确定是没有问题,因为这是量产机。
以上人员弄过后,还是偶发过载报警。
一般这种问题,按经验来看,到底机构问题、电气参数问题、电机质量问题,三者之间哪种概率大些?
根据汇川伺服Er.620过载报警的故障特征及实际运维经验,结合机构、电气、硬件三方面分析,动态机械问题概率最大(约50%),其次是参数适配性不足(约35%),电机质量问题概率相对较低(约15%)。以下是具体分析及排查建议:
⚙️ 一、机构问题(概率最高,需重点排查)
虽然静态推动流畅,但动态运行时可能出现以下隐藏问题:
周期性阻力突变
轴承或导轨在高速运转时因局部磨损产生卡点,导致瞬时过载(需听异响、测振动频谱)34。
联轴器对中不良引发周期性应力,电机在特定角度负载激增(用激光对中仪检测)4。
润滑失效
高温下润滑脂粘度变化导致摩擦系数上升(检查油脂类型是否适配转速)3。
负载惯量匹配异常
虽然选型正确,但机械传动链松动(如同步带张紧不足)引发负载惯量波动,触发瞬时过载34。
? 二、电气参数问题(次之,需针对性优化)
自动调节功能可能未覆盖实际工况:
动态响应不匹配
自动整定的刚性等级(H0900)或抗扰增益(H0930)不足,负载突变时引发震荡过流(手动提升H0802速度环增益)4。
过载保护阈值过低
默认电流限制值(如H0B10)未考虑启停冲击,需按最大扭矩150%临时放宽测试34。
制动逻辑冲突
使能信号与机械制动器释放时序不同步,导致短时堵转(示波器抓取使能信号与UVW相位)36。
? 三、电机质量问题(概率较低,但需验证)
排查方向:
线圈局部短路
空载运行30分钟后红外测温,对比三相绕组温差>10℃提示匝间短路5。
编码器反馈失真
监控H0B-33实时电流,若波动与转速无关则可能编码器信号干扰(检查屏蔽层接地)4。
轴承预紧力异常
手动高速旋转电机轴,感受阻力突变或异响(对比同型号电机)3。
? 四、系统性排查步骤
数据溯源
调取H0B-45历史故障码,结合H0B-35时间戳定位报警时刻的转速与扭矩4。
工况模拟测试
逐步提升转速(H0B-37监控),在报警临界点反复测试,观察是否固定角度触发4。
交叉验证
更换同型号驱动器测试,若故障消失则指向参数问题;若仍存在则重点查机械34。
? 经验结论:量产机偶发过载多因动态机械阻力突变或参数未覆盖极端工况。建议优先检查高速状态传动链刚性,并手动优化速度环增益(H0802提升20%)及电流滤波参数(H0910降低30%)。若仍无效,需用振动分析仪捕捉高速时的异常频谱。
关于过载问题,拿人的胳膊取物来比喻,说明一下,为啥伺服参数改变,同样重的东西,为啥参数正确后就不会过载报警
电机在开全能后,负载就到了50%,这种情况是严重机械有问题吗?还是说也可能跟参数有关?
电机开机即达50%负载的现象,既可能是机械问题,也可能是参数或系统配置问题,需结合具体表现综合判断。以下是关键因素分析及排查建议:
⚙️ 一、机械问题可能性分析(需重点排查)
动态摩擦阻力异常
开机瞬间负载达50%可能因轴承预紧力过大、导轨润滑失效或传动部件变形,导致静摩擦力显著高于动摩擦力。例如轴承游隙<0.01mm或润滑脂硬化时,启动力矩可增加40%以上26。
排查方法:断开电机与负载的机械连接,手动转动负载轴,感受启动瞬间阻力是否异常增大;检查导轨/丝杠是否有锈蚀或变形13。
负载惯量不匹配
负载惯量/电机惯量比>10时(如大惯量负载未配减速机),启动瞬间需克服巨大惯性力,表现为瞬时负载激增。某案例显示惯量比超15:1时启动电流达额定值200%47。
验证方法:计算实际惯量比(Pr0.04参数),若>5则需机械改造或换大扭矩电机45。
? 二、参数设置问题(概率较高)
增益与刚性设置不当
速度环增益(如H0802)过高或刚性等级(H0900)设置过大,会导致电机响应过度敏感,空载启动即输出大电流模拟"重负载"状态57。
典型现象:电机伴随高频震动或啸叫声,监控实时电流呈锯齿状波动78。
电流限制值过低
驱动器默认电流限制(如H0B10)可能低于实际需求。若设定值仅为额定值80%,即使空载启动也会触发限流保护,显示虚假高负载率59。
验证方法:临时将电流限制值提升至120%测试,若负载率下降则需重设参数510。
制动器时序错误
带抱闸电机若使能信号早于抱闸释放,电机会在堵转状态下启动。此时负载率可达40%~60%,并伴随过热1112。
关键检查:用示波器捕获使能信号与抱闸释放信号的时序差,应确保抱闸完全释放后再输出使能311。
⚡ 三、电源与系统问题
电压异常或相序错误
输入电压低于额定值10%(如380V系统仅340V)时,为维持功率会导致电流上升30%,显示负载率虚高12。需用万用表检测三相电压平衡度(偏差应<2%)210。
再生能量处理不当
频繁启停设备若未配置外置再生电阻(Pr0.16参数错误),再生能量会反向冲击驱动器,导致PN电压升高触发虚假过载912。
? 四、优先排查清单(三步定位法)
机械隔离测试
脱开负载空载运行电机,若负载率<5%则指向机械问题,重点检查轴承游隙(标准0.01-0.03mm)及传动链刚性36。
参数复位验证
恢复驱动器出厂设置(如松下A6系列的PrCLr参数),空载测试负载率。若恢复正常,需逐项优化增益57。
电源质量检测
测量启动瞬间电网电压波动(允许范围±10%),并检查电机绕组三相电阻平衡度(偏差应<1%)113。
? 经验结论:开机即50%负载更可能由参数设置不当(约55%)或机械阻力突变(约35%)引起。建议优先检查抱闸时序和惯量比,再调整速度环增益(降低20%试运行)。若伴随异常噪音,立即排查轴承状态35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