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尺寸机的验收标准,客户往往会提出漏检率和误判率。
其中漏检率是指尺寸超标但是CCD判断为OK品,这是最严重的问题,客户对这种问题基本上是零容忍。
误判率是指CCD判断为NG,但实际上不是NG。
通常,我们希望客户把漏检率设定为千分之一,或者千分之二。误判率为3%。
但是,有些时候业务部门签协议的时候,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,有时候会让客户签出漏检率为0这样荒唐的内容。
而且,对于漏检率和误判率写入设备协议里面本身不是科学的做法。
因为对于一个量具来说,验证它的精度与和测量效果有一套标准的办法。
而漏检率和误判率是属于生产环节中提出来的工艺品控要求。这两者根本不是一码事。
专门检验量具的项目包括如下:
(1)GRR≤10%
(2)线性和偏倚≤3%
(3)测量精度:以技术协议书上的参数为准
而且即使客户要验证“漏检率和误判率”,那过程中也需要对细节做约定,例如使用什么方式验证?验证标准是怎么样的?
下面几点是我们的相关细节的建议:
n 对标设备建议使用标准的视觉测量设备
对标设备要满足几个要求:
一是第三方测量设备精度不能低于我方设备。
二是视觉测量原理要相同,例如光源都是背光,都是抓边取点的方式。
三是第三方设备必须是非接触式测量方式。
因此,类假领于2.5D设备并不符合以上要求,因为它受操作员的操作的影响、受到部分接触性的影响(因为必须把电池抵住L型治具)
而且2.5D设备的测量原理是光栅尺方式,并非是找点找线。
n 测量值取值原理必须要统一
长、宽、正极耳边距、负极耳边距这些测量项目,大家必须定义其取值的方法,例如,是否取每个边的最大点的距离?
档准的视觉测量设备同样是要配置测量项目的算法的,如果和我们的设备算法上不同,结果也会有差异。
n 建议使用标准块进行对标
我方的尺寸机做为量具,使用标准块和第三方设备进行对标是最合理的方式。
如果使用生产电芯进行对标,则受制于下面这些因素,造成对标的不合理:
1. 电芯工艺(例如贴包边胶的电芯边缘透光)
2. 测量时人工与电池的接触(手指拿电池对边缘的影响)
3. 对标设备对不同型号的电池的算法不同
n 对标的结果建议只采纳R平方,双方要确定R平方值多少才算达标
R平方可能参考excel中的线性关系公式中的r平方。其值越接近1,则表示线性关系越好。
具体对标R平方要达到多少?必须要确定下来。
R平方达标后即可,没有必要再计算两者的测量值差异范围。这一点也要达成共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:hackpig
来源:www.skcircle.com
版权声明: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!

